廖文強在 2019 年發行專輯《活著是對命運最好的反抗》、2020 年發行單曲〈兩杯〉之後,原本 2021 年會是他大舉出擊的一年,除了原訂七月舉辦的讚聲演唱會之外,也規劃推出新 EP《在我們忘記之前》。不料碰上防疫三級警戒,演唱會必須忍痛取消,但他也發奮轉將這份遺憾,更投入在 EP 的製作上,製作過程中甚至多次在社群軟體上直說,這是他人生至今最滿意的一張作品,卻礙於疫情影響,遲遲無法正式讓作品問世,也一直讓友人和粉絲敲碗,要他別再吊人胃口。

除了詞曲創作之外,廖文強也扛下 EP 製作與部分歌曲的編曲、錄音和演奏,這次 EP 收錄的三首歌曲,除了〈遠近〉是在三級警戒發佈前錄製的之外,另外兩首歌都在防疫警戒期間完成。以往在錄音和確認混音的階段,都會前往錄音室與製作人和錄音師當面討論,但因為必須盡量減少外出,所有工程都只能在網路上進行,透過通訊軟體一來一往地交換意見和檔案,無法到現場進行溝通,讓他直呼這張作品真的是「獨立」製作。

而以往錄製 Vocal 的時候,都是在錄音室進行,這次同樣因為防疫,得自己在工作室裡完成。沒有錄音師即時調整器材,也沒有製作人提點演唱細節,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掌控,對於歌手來說是極為巨大的挑戰。所幸在調適了幾天居家防疫的狀態後,就很快地開始投入製作,三級警戒期間所有演出活動全部取消,反而讓他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以完成這張作品。廖文強也表示,雖然器材不像正式錄音室那麼好,但是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,挑自己身心狀況良好的時候進行,那個強大的能量是以往在錄音室中所沒有聽見過的,也花了更多時間去重新認識自己的聲音,期待聽眾們也能在這張 EP 中,聽見他這些日子的成長,以及更加細膩深刻的演唱。

《在我們忘記之前》共收錄三首歌曲,從做為引言的同名歌曲出發,到談論「關係」的臺語作品〈遠近〉,再以回顧童年動漫作品的〈那就別再做夢吧〉來講述「自己」,三首歌以「回憶」當作核心概念,並且留給聽眾自我探索的可能,順著音樂回味自己生命中重要的經歷。

同名主打歌〈在我們忘記之前〉邀請好友許書豪操刀編曲與混音,當時文強將 Demo 交給書豪的時候,一聽完就跟老婆大讚新歌真的很好聽,甚至自己混音完,躺在床上用手機播來聽,還是大起雞皮疙瘩。文強也說,一直以來都把許書豪當作自己的楷模,能夠得到這樣的讚美,覺得像是解鎖了一項人生成就一樣。

而〈遠近〉這首歌,是廖文強第一次正式發行的臺語作品,邀請到臺灣首屈一指的音樂家 Eric 和劉涵演奏吉他與大提琴,用最簡單的配器,彈奏出富有深度和溫度的聲音。錄製人聲的時候則與老友林正一同完成。由於文強、林正都是基隆人,錄音室內唱起這首講述思鄉情懷的歌曲,更是情緒滿溢。歌曲在五月先以前導特別版放上 StreetVoice 平台打前鋒,榜單成績優異,與曾一起合唱單曲的理想混蛋主唱雞丁分別攻佔一、二名,甚至雞丁還私下對文強表示,被這首歌「唱完剛好默默流下一滴淚」的細膩情感拿捏程度給大大驚豔。

三首歌中唯一的舊作重製〈那就別再做夢吧〉,是最後才定案收錄的歌曲,配合 EP 的名稱,希望能夠有一首對自己意義重大的歌曲被重新製作並正式發行,最後選擇了這首歌,想要在自己還能記得兒時那些天馬行空的幻想時,好好回味那些單純美好的故事,也是適逢發行首張作品邁入第十年時,提醒自己保有初心的重要作品。

廖文強一直以來,常因為自己的健忘吃到不少苦頭,某次曾經將《喜劇人生》專輯的周邊摺疊傘忘在計程車上,打電話跟司機接洽,請他們放到警廣失物招領室之後,結果又忘記去拿,一直放到超過代管期限被清理掉。甚至某次搬家時,同時忘記新家、舊家兩邊鑰匙,差點在過程中無家可歸,來回折騰超久才解決。「久病成良醫」的文強,也慢慢學會跟常常忘記事情的自己和平共處,在歌詞裡寫著,就算哪一天我們都不記得了,但那些曾經重要的回憶,都陪著自己走過生命中的一段,也形塑了自己現在的樣子;透過這樣的自白,告訴自己除了緊握之外,也要學著放下。

而文強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在便利商店結完帳就把商品留在櫃台上離開,或是忘記今天過到星期幾,也都是常有的事。他知道很多人也都有這樣的無奈,為此還配合 EP 發行,特別推出兩套以「忘記」為主題的 LINE 貼圖,不僅自嘲,也可以提供做為朋友們互虧的小樂趣。第一套貼圖除了日常生活中好用的「生日快樂」等圖樣,還有「腦子有洞?」、「大腦罷工」、「你忘了吃藥?」等趣味貼圖。令一套則是受到:「出門前常念:手機錢包鑰匙」的啟發,以符咒的樣式做延伸,做了一系列「奉大腦之命」的律令貼圖。可愛實用的貼圖也成為數位 EP 發行時,熱議的新一代數位周邊。

文字/照片:何樂音樂 提供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