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立於 2017 年的「裝咖人 Tsng-kha-lâng」,成員來自臺灣四面八方,共同點是都自東華大學畢業,有趣的是這個樂團超過一半的成員,都是華文文學系畢業跑來做音樂,團長兼主要創作人嘉祥說:「我們不太像樂團,也不像玩團的人或聽團仔,我們很少跑音樂祭現場去看表演,創作的方式比較像在寫小說。」

今年他們辦理「北管鬥搖滾」的展演活動,找來傳統北管軒社「淡水南北軒」一同跨界演出,在全臺灣巡迴演出六個場次,包含一場在玉成戲院錄製的線上 Live Session,演出地點從臺北小地方展演空間、玉成戲院錄音室、彰化福大祿昌展演空間、臺中玩劇島小劇場 Little Play、高雄岩石音樂展演空間、高雄文學館。從北到南進行演出,除了是跨界的展演概念,也是為了這次的《夜官巡場》專輯發行前的製作累積技術與經驗。

這次《夜官巡場》專輯這次的專輯概念,以主要創作人嘉祥的童年記憶為文本當作主軸,用嘉義民雄火燒庄(今為豐收村)為地景,融合地方信仰與陰神祭祀狀況,交雜地方野史傳說與二二八的歷史事件,對於地方歷史的考察與田調相當扎實。創作不同於先寫詞或先寫曲的方式,嘉祥說《夜官巡場》的創作是和他的創作小說《遺棄之神:夜官》同步進行、互相影響,有時候是文學故事先寫好,再轉化成歌曲,有時候是歌曲寫好再延展成文學故事。

專輯收錄 13 首全臺語創作歌曲,其中六首為臺語口白的形式,為了還原嘉義民雄地區的臺語腔調,特別找來同樣民雄出身的臺文作家──鄭順聰老師,共同校對臺語發音與臺文字。製作人則是請來「Sonic Deadhorse 音速死馬」鄭各均老師、與「百合花」林奕碩共同製作專輯裡的單曲〈拜塗虱〉(華語:拜土虱),以北管傳統曲牌〈新普天樂〉為發想,結合主創嘉祥的作詞,北管和電音的編曲中偷偷藏著七、八零年代的迷幻老搖滾,吉他的彈奏相當考驗裝咖人樂手小朱的彈奏實力,主唱嘉祥聲音略帶撕裂,搭配奕碩戲曲聲調的合音,表現得相當不落俗套。

另外專輯中的〈羅漢〉與〈出庄〉兩首單曲則邀請花蓮「花聲客廳」廳長嘉木郎 Jiamulang 擔任製作人,給予這兩首歌曲更深層次的編曲,在製作〈出庄〉的時候,嘉木郎說想給予聽眾一個聽覺空間想像,裝咖人這個樂團就像在一輛移動的車上,經過一座廟宇的廣場,廣場中央有一支北管隊正在擺排場,樂團這輛車繞著北管排場轉,有時近又有時遠。

最後主唱嘉祥說了一個真實體驗過的「鄉野故事」:「大概我六、七歲的時候,我還沒上小學,家裡的廁所是那種傳統廁所,有花磚的那種,陰暗又潮濕,廁所的電燈每次打開都要等 3 到 5 秒才會亮,亮的瞬間會看到一個置物架,我一直很怕那個空間。有一次洗澡,我手上抱著浴巾,心情很忐忑的走向浴室,浴室的空間黑漆漆的,我打開電燈開關,很緊張的看著置物架的方向,燈亮的瞬間,我見一個「玉女」(金童玉女的那種)坐在置物架上,穿著紅色中式的衣服,頭上綁總角,臉上有兩坨腮紅,我雖然害怕,但可能因為小時候不知道要逃跑,心裡還是覺得一定要把浴巾放在置物架,我靠近玉女,把浴巾放在置物架上,清楚的看到「玉女」的皮膚質感,像是蠟一樣,祂眼睛直視前方,好像跟我處在不一樣的時空。玉女的故事,我把它放在專輯的最後一首歌〈自頭講起〉。」

裝咖人 Tsng-kha-lâng《夜官巡場》專輯於 11/15 數位上架,同時有少量的實體專輯官方臉書上訂購,還有更少量的實體專輯會放在全臺灣不同場域的秘密商店販售。更多訊息請見裝咖人官方臉書

文字/照片:WINDIE Music、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 提供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