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崎下》的配樂風格非常特別,作曲家余政憲(YCH)輔以溫柔弦樂進入角色內心世界,時以小提琴獨奏,帶動整片的抑揚頓挫,再加上他個人擅長的電吉他音色、帶領觀眾進入電影省思的文學意涵。

如果都市是讓追求進步與不斷追求競爭的人留下來的地方,那那些天生就失去競爭能力與不再年輕的人,該去哪裡?「大崎下」就是這樣一個鄉下。

故事從一個一生下來就讓人擔心未來的「憨人」阿耀跟他俊美的父親阿水開始,而這個開始還跟一個正從都市回來的青梅竹馬有關。很多故事的開始也是另一個故事的結束,阿耀就在這個故事的開始走失了,並在走失的旅程中跟一個戲班子的老人相處。

故事如果只用一句話來詮釋,就是「我沒有消失,因為我從未離開」。

余政憲(YCH)藉由東方「風、水、火、土」的精神,與祭典中各種類型的打擊樂器(鼓、三角鐵),搭配小提琴的獨奏與西方電吉他的音色,像極片中阿耀的三稜鏡一般交互使用而產生折射的彩虹,不但緩緩道出四位主角的秘密,也讓人跟主角阿耀,一起徜徉在這個「是起點也是終點」的世界中,讓一切的衝突都有了意外般的和諧與諒解。而主題曲「Never Disappear」利用憂鬱的提琴組,以 Chamber strings 的小編制拉奏古典風格,編織文學性的寓意。

音樂總監余政憲(YCH)與導演李鼎以一種如詩的電影語言與音樂,將這個短片做了完整的呈現。《大崎下》一共在全球各獨立影片競賽拿下最佳影片等八項獎座,而電影音樂就在印度處女之泉(Golden Galaxy Awards)、洛杉磯電影大獎(LAFA)、加州皇后金棕櫚國際電影大獎(Queen Pa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)拿下三座大獎。對於一部客語文學改編的電影,配樂恰如其分,扣人心弦,是一部值得再三回味的電影原聲帶。

文字/照片:街聲派歌 提供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