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臺最大母語音樂創作比賽「112 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」於 8/26 下午舉行決賽暨頒獎典禮,經過 30 組入圍者精湛的現場演出後,由郭芝吟、郭彩珠及郭美妙獲得原住民族語組、饒棣華獲得客語組、謝徐鳳玉及黃可樵獲得台語組首獎以及獎金各 30 萬元。

「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」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、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客家委員會共同主辦,今年適逢第 20 屆辦理,曾孕育出許多金曲獎、金音創作獎等各項音樂獎項常勝軍,提供創作人展演舞台,為臺灣母語歌曲注入新活力。今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參賽作品題材多元,包含對環境土地、社會歷史的關懷省思、自我的梳理、對已逝者的追思等,在音樂表現上則涵蓋古調、戲曲、復古、流行以及無伴奏純人聲藝術性演繹,呈現活躍而豐沛的創作能量。

決賽後的頒獎典禮由主辦單位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、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興華、客家委員會處長廖美玲共同出席頒獎典禮,並由本屆評審團總召集人賴予喬、原住民族語組評審桑布伊、台語組評審紀明陽將首獎的榮譽及 30 萬獎金頒發給甫出爐的得獎者。

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,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是最有特色、最有活力,也是每位創作者展現自我的比賽,在比賽中看到所有創作者對音樂的愛、熱情與初衷,所有的參賽者說著不同的母語、代表不同的族群,但都用自己的母語勇敢表現出自身樣貌,也共同展現出最真實、最美麗的臺灣面貌。

評審團總召集人賴予喬表示,今年迎接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 20 年,所有參賽者都展現豐沛創作能量,每位創作者的努力,都讓所有評審獲得滿滿的感動,不同世代的嶄新創作更帶來互相砥礪的動力,激發所有創作者不斷精進,期許每位使用母語創作的音樂人都能繼續加油、永不放棄,持續投入母語音樂創作。

「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」為臺灣孵育本土語言音樂創作的重要平台,各語組得獎者除獲獎金外,還將為首獎拍攝 MV 及為所有得獎作品製作發行合輯,並將在 9/24 於華山劇場舉辦音樂分享會,將決賽上的精采演出再次帶給大家,活動免費參與,邀請大家到現場感受母語音樂魅力,也期望透過音樂會鼓勵新生代音樂創作人一同投入母語音樂,增加臺灣流行音樂豐富性。

112 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得獎名單
【原住民族語組】
首獎:郭芝吟、郭彩珠、郭美妙〈阿公的魚〉(阿美族)
貳獎:娜塢悟吉納〈yuoskobx 漂〉(鄒族)
參獎:舞炯恩.加以法利得〈Qaqetitan (平民之戀)〉(排灣族)
佳作:廖恒〈一切都變了〉(排灣族)
佳作:黃克強〈斷頭擂台〉(排灣族)
佳作:張淦勛 giyu tjuljaviya〈秋芒 tjuljaviya〉(排灣族)
現場表演獎:卡樂斯.葛斯〈malinudan(排灣族)

【客語組】
首獎:饒棣華〈宇宙〉
貳獎:王喬尹〈還記得〉
參獎:黃岳捷、何芸娜〈想尋到〉
佳作:李彥鋒〈 遊遊野野〉
佳作:邱莉舒〈天光日正——〉
佳作:陳又嘉〈kim jia ngai oi li khoi ngi(今夜我愛離開你)〉
現場表演獎:陳弘洋、游怡婷、楊智博、林喬、林琬婷、鄭皓羽、陳渝平〈金金个阿妹〉

【台語組】
首獎:謝徐鳳玉、黃可樵〈轉踅〉
貳獎:江旻叡、陳建霖〈江湖事江湖了〉
參獎:王彙筑〈Drippling〉
佳作:林益菘〈奇珍〉
佳作:洪靖婷、陳珍儀〈戲壇〉
佳作:李晉瑩〈眠夢〉
現場表演獎:謝徐鳳玉、黃可樵〈轉踅〉

文字/照片: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提供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