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」今年已邁入第 17 屆,傳承臺灣傳統的語言文化,該獎項已成為臺灣最具指標性的母語音樂創作平台。今年決賽暨頒獎典禮週六於臺灣中油大樓國光廳舉行,由高蕾雅、徐哲緯、邵大倫連袂主持,BCW、葛西瓦、去年冠軍蘇明淵、柔米 Zoomie、扶桑花等人精彩演出。
主持人邵大倫再次入圍廣播金鐘獎,並感謝評審的青睞。首次搭檔徐哲緯、高蕾雅主持,三人默契佳,各自服裝皆有巧思,邵大倫穿著青創設計師的八仙彩服飾、高蕾雅則是全白禮服搭配原民精緻首飾、徐哲緯以客家特色時尚配件搭配服裝, 母語結合時尚的新混搭。談到三人合作「處女秀」,徐哲緯幽默笑稱:「很緊……張!」
演出嘉賓 BCW 表示,「母語一直都是我的根,不管我在那裡,就算聽不懂全部的意思,依舊能感受到一種被愛的感覺,讓人親切感覺到被安慰抑或是被鼓勵,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在血液跟基因流動的密碼,每在任何地方聽到母語的聲音,都能夠跟家鄉的一切保持密切連結,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被阻隔開來,每一次聽到,腦海都是家鄉美好的一切。」BCW 表示很感激有這樣的機會,會繼續保持謙遜,因為光是站在舞台,就能感受周圍能量,是最棒的鼓舞。再次合體葛西瓦演出,BCW 說,因為之前合唱〈到了沒〉就是非常棒的機會,這次終於再合唱很開心。
葛西瓦也說,「我能來演出真的很開心,也好久沒跟 BCW 同台了,這首歌想傳達的概念就是堅持自己要相信自己喜歡的事物,辛苦一點也要撐下去,希望大家還喜歡今天的演出。」並強調不管是母語創作或是堅持做喜歡的事情,也許辛苦,但一定要堅持下去,當然要努力讓更多人知道母語音樂與語言的美好。
時隔 20 年重回音樂圈,蘇明淵表示,在律師事務上奮鬥不息,直到二年前開始著手台語創作專輯。他認為音樂創作也是一種紀錄生命的方式,他表說,一把年紀還想追夢,被說有勇氣的反面其實就是傻勁,工作所接觸的案件和故事,成了創作養分,在被定義成某個角色、背負責任之外,仍然可以耕耘夢裡面的那一畝田,創造自己的斜槓人生。入圍金曲獎,蘇明淵最感謝爸媽賜與他台語語文的養份、家人的支持、黃大軍老師當年的栽培、魏肇新一起參與這首歌的製作和錄音、紅豆娛樂對這張專輯的發行以及全力推廣,以及自己那顆打死不退的決心!
邵大倫今年四度入圍廣播金鐘獎「最佳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」與「最佳流行音樂節目獎」,除了感謝栽培他的電台,及過去一年豐富了節目內容的所有歌手外,也感謝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。多次參賽的經驗,讓他感受到台灣本是多元文化的大熔爐,並對彼此文化的理解,甚至跨語種相互學習、合作。而自己也從參賽選手、入圍者、得獎者、評審、到今年變成了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的主持人。過去也發掘培育出不少優秀音樂人,如 MATZKA、茄子蛋、黃子軒、美秀集團、台客電力公司、曾雅君、蘇明淵等。台灣的流行音樂之所以可貴,在於珍惜並尊重所有人的母語,大家能自由創作,甚至融合,這些回歸土地氣質的 DNA,都是最能反映文化色彩的音樂,相信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可以歷久彌堅,繼續推出經典。
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,感謝評審不辭辛勞為臺灣發掘及培養更多優秀的母語創作人。看到所有的創作者用熱情、專業盡情揮灑,這就是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的最大特色,今年報名的件數比去年提高了 30%,期待未來能有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共同投入,報名年年增加。李部長也期盼每一個年輕創作者,「帶著你的母語、帶著專業,創造臺灣流行音樂的主流音樂」。
各語組得獎者除獲獎金外,並將在 9/27 於華山劇場舉辦音樂分享會,期望讓臺灣原創流行音樂能感動更多人,並鼓勵新生代音樂創作人一同投入母語音樂,增加臺灣流行音樂豐富性。
109 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得獎名單
【客語組】
首獎 ─邱淑蟬;得獎作品:望
貳獎 ─陳秉燁;得獎作品:闊
參獎 ─羅文裕;得獎作品: 哥哥留下來的吉他
佳作 ─蕭佩茹;得獎作品:山歌書
佳作 ─楊淑喻;得獎作品:愛,這件事情
佳作 ─葉穎;得獎作品:雲隙透光
現場表演獎 ─陳秉燁;得獎作品:闊
【原住民族語組】
首獎 ─一好.屴夯;得獎作品:Basaw ni Lihaw(大小獵人)(太魯閣族)
貳獎 ─金秀麗;得獎作品:Yugi (先跳再說)(排灣族&魯凱族)
參獎 ─ Soa’er.Imoy 索爾.依姆尹(陽紹傑);得獎作品:Tadanca’ay A Kero’ 戰舞 (阿美族)
佳作 ─Mayaw.Alang 馬耀.阿浪(李孝祖) ;得獎作品:Solipa蘇里巴 (阿美族)
佳作 ─王湘芸;得獎作品:Aljak(孩子)(排灣族)
佳作 ─黃詩甜、曾靜玟;得獎作品:Syuan Su Balay 非常喜歡(泰雅族)
現場表演獎 ─ 金秀麗;得獎作品:Yugi (先跳再說) (排灣族&魯凱族)
【河洛語組】
首獎 ─黃昺翔;得獎作品:叫爸爸
貳獎 ─李崇銘;得獎作品:若是講汝想欲飛
參獎 ─吳蓓雅;得獎作品: 成功的人
佳作 ─錢建棚、馮子林;得獎作品:瘟疫
佳作 ─陳東賢、余國光;得獎作品:散散
佳作 ─謝宏佶、周志琮;得獎作品:戲棚下
現場表演獎 ─黃昺翔;得獎作品:叫爸爸
文字/照片:文化部、新視紀整合行銷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