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眾多資深精銳的音樂相關工作者組成的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,從 1993 年起,即開始固定遴選推薦年度優秀的流行音樂作品,至今已超過 20 年。每年在金曲獎前夕公布的「年度十大專輯暨單曲」,每每被視為金曲獎的風向球,由於評審過程獨立、超然自主,因此深受唱片業界及歌手的重視,更常常挖掘出許多有潛力的優質佳作!以下為 2015 年度十大專輯暨單曲的詳細評析。
十大專輯評語
G.E.M 鄧紫棋《新的心跳》
歌者能全創作實屬難得,每首新曲的完整性難以挑剔,歌者了解自己的優勢,收放自如,每首歌都相當精彩,吸收西洋流行元素融會表現,整體性極佳。
蔡健雅《失語者 (Aphasia)》
融合電音的編曲與製作野心,並兼顧流行音樂的旋律性,整張專輯皆由小寒擔綱作詞,如此完整的企劃,於近年樂壇堪稱少見,是華語樂壇史無前例的野心實驗之作。
羅文裕《驚喜時刻》
專輯企劃概念強,呈現高水準作品,每首歌曲可聽性高,渲染力強烈,透過自己切身經歷,吸引聽者進入故事。
AMIT《AMIT2》
專輯加入更多元素,企劃概念強,大膽度打破結構再重組,並將表演的目的列入專輯的創作與製作,因已到達某個位置,而不怕動搖或喪失市場,有別於主流市場的界定,卻不失主流。
以莉 高露《美好時刻》
回歸音樂的純粹與本質,不 Tune 音樂反而更有水準。把自己放在歌裡,製作與演唱均屬節制、聲音清澈,在節制與清澈的表象下,雖有沉澱澱的探索題材,卻以減法的方式表現。
吳昊恩 & Daniel Ho《洄游》
十首歌、十個故事、十個原始、十個純粹,簡單的樂團配置,彰顯製作的高明,雖為卑南族,但用心唱了許多原住民的歌謠、族語卻很流行。
蘇打綠《冬未了》
史無前例的野心製作與企劃,堅強的實力與創作才華皆達到極至,令人咋舌的大實驗,更是華麗的大成功,是所有獨立樂團的 Dream Big,Program 六年計劃的四季最終章,高強的團隊!
陳建瑋《古倫美亞》
雖第一張專輯大放光芒,但第二張專輯屬新創作,從尋根發現古倫美亞與台語歌的淵源,每首歌安置五六○年代的台語歌元素,並結合西洋元素完美融合,不只對台語歌的歷史回顧,更對庶民記憶回顧。少見台語歌曲屬不悲情、反而詼諧以對,歌者發音、咬字在新生代裡實屬講究,尊重台語歌的音韻咬合、避開導音。
張三李四《張三李四》
台語組合是目前台語歌壇的另類,一路在音樂路闖蕩,有老靈魂,人未老但心已老成。在生活、感情有高段的表現,音樂素材豐富,編曲也有高水準,節奏感表現極佳,且注意台語的音韻,有新鮮的歌詞語言。
黃韻玲《初熟之物》
從詞曲、編曲製作、演唱爐火純青,是從未認識過的黃韻玲,反而更有表現,大氣而成熟的傑作。
十大單曲評語
江惠儀〈緩緩愛〉
歌者演唱極佳表現,讓聆聽、感動度加分,並讓整首歌提昇價值,詞曲更提供台語歌壇未來製作的參考方向。
羅文裕〈菸樓清風〉
菸樓清風的客語發音產生另一個意境,有對味的意涵。歌者用創作表現自己的人生故事,讓人容易心領神會,情感交融。
陳建瑋〈我愛你〉
乍看是芭樂歌,卻有水準之上的表現,加入經典歌曲,相當有層次,漸層很好且完善,呈現豐富又熱鬧的一面,創意實屬難得。
Mister Mouth 嘴哥樂團〈同類〉
在樂團與流行找到平衡點,具流行的順暢悅耳,卻有樂團的精神和元素,吉他的表現厚實且優異,歌詞營造出空間,融入人的生活,言之有物而不是無的放矢,讓人融入感情,激發想像。
彭佳慧〈大齡女子〉
以往飆高音,這次卻是輕鬆表述,將通俗情歌唱到深刻境界,把社會常態用成熟、深度嗓音唱出,誠實不高調。TA 目標清楚,青春之上、銀髮未滿,為情歌找到敘事新角度。
柯智棠〈你不真的想流浪〉
早熟卻不生澀的創作與演唱,初試啼聲即有如此高度,令人驚喜,期待未來的創作。
吳汶芳〈孤獨的總和〉
新生代的清新演唱與極佳的創作表現,清新而具感染力,讓聽者感同身受其意境。
G.E.M 鄧紫棋〈瞬間〉
歌者自己的創作,優異的嗓音,加入細緻詮釋,旋律順暢,朗朗上口,過耳難忘的作品。
岑寧兒〈空隙〉
僅一把吉他便能盪氣迴腸,極具渲染力,感情和技術均極到味,詞藻引人入勝,歌詞扣人心弦,有極佳表現。
蘇打綠〈下雨的夜晚〉
撫慰人心的療癒佳作,青峰擅長的華麗詞藻、自成一家,旋律表現極佳,詞曲自成一格。
評審簡歷
李建復(年度總召集人):製作/創作/歌手/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
劉玉林(上半年複評召集人):媒體人/樂評人/世新大學廣電系講師
黃介文(下半年複評召集人):製作人/創作人/台藝大、中原大學講師
黃漢青(阿沁):製作人/創作人/流行音樂歌手/TPI 創辦人
武雄:知名創作人/製作人/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得主
王治平:製作人/創作人/金曲獎最佳製作人獎得主
馬世芳:媒體人/金曲獎評審/大學講師/作家
陳韋青:城市廣播網音樂總監/DJ 季初評委員
蘇通達:製作人/創作人/金曲評審
袁永興:媒體人/金曲獎評審/政治大學講師
宋銘:媒體人/金曲獎評審/佛光大學助理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