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音樂市場的激烈競爭下,華語音樂因為其旋律及歌詞的特殊性與美感,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,而那些經典而雋永的歌詞如〈漂洋過海來看你〉、〈領悟〉、〈Last Dance〉等歌詞至今仍影響著不同年齡的聽眾,這些經典歌曲至今難有新作可取代。寫出經典作品的名作詞家後繼無人,不僅使作詞人才出現斷層,對華語音樂市場與文化都是非常重大的警訊,因此培育作詞人才已是刻不容緩之事!培育專業人才需要長時間專注地訓練,但現今的生活型態使得人們難以專注於單一技能,間接造成華語歌詞寫作水準的鬆動。

過往華語音樂製作的門檻高,若非透過師徒傳授或熟人引薦難以深入學習,即便近年流行音樂製作知識、網路自學資源逐漸完善,華語歌詞的寫作技術仍難以傳遞。其他語言的歌詞創作技術不適用於華語,加上華語歌詞具有獨特的美感,很難透過其他語系的作詞課程學習。因此想增進華語歌詞寫作能力,需要花費長時間摸索、透過比稿或是師徒制才能學習到寫詞的技術,在傳統唱片圈逐漸消失的情況下,成熟的詞人更加難養成。

因此,大禾音樂經過一年半的籌備製作,完成第一個專門解析華語歌詞的線上課程「歌詞,原來這樣寫才對」,將金曲製作人 15 年的作詞的實務經驗,統整成系統性的線上教學內容,把華語歌詞所需留意的寫作原則、技巧、及業界授權、詞曲版權須知等知識完全整合。

這門課程由金曲製作人、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獲獎配樂家林尚德傳授,林尚德老師擁有豐富的業界作詞經驗,以及超過 10 年華語歌詞寫作授課的經歷,整理出許多有效協助學生學習寫詞的方法。林尚德老師作品散見於劉德華、彭佳慧、F.I.R、蕭煌奇、鄭秀文、范逸臣、藍又時、蕭閎仁、孫協志等歌手專輯中,也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連續劇、電影主題曲作詞,如《痞子英雄》主題曲〈無賴正義〉、《飯糰之家》主題曲〈向陽〉、《兩個爸爸》主題曲〈幸福的聲音〉、金馬獎入圍電影《當愛來的時候》主題曲〈彼岸〉等。透過林尚德老師實際的作詞案例,將作詞人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完整解析。

華語歌詞的寫作技術雖有原則或技巧可循,但如何將歌詞裡的故事說好則是最難以言傳的,若僅透過描述情緒、感受等抽象的內容,例如「我很受傷」、「我很痛苦」,實在很難引起聽眾共鳴。所幸透過文學名家的理論,能夠讓作詞人在歌詞情節中安排玄機、讓歌曲擁有更深的底蘊,例如以《海明威-冰山理論》、《契柯夫的槍》等經典文學理論寫出歌詞字面沒有說出來的故事。

在網際網路、即時通訊、智慧手機、平板裝置成為生活必需品、進入 Z 世代的社會,在固定地點培訓技能的教育模式越來越難以執行。面對數位化、追求快速有效率的學習需求,大禾音樂所規劃的「歌詞,原來這樣寫才對」線上課程,將寫詞必備知識製作成 21 部短片,讓詞人們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不受地點限制的學習,透過線上教學人才培訓模式,期望有更多有才華的詞人都學習作詞的方法,讓華語歌詞再創無數經典。

文字/照片:大禾音樂 提供

發表迴響